首页 装修知识 正文

疫情之下,陶企裁员降薪是自救还是补刀?

扫码手机浏览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初步好转,除继续狠抓疫情防控外,企业恢复运营已成为各地各行各业的主旋律。

  在此形势下,建筑陶瓷行业也逐渐进入再生产状态,越来越多的建筑陶瓷工人终于结束了自己历史上最长的假期,纷纷重返“挪砖”岗位。

  不过,一位陶艺师还没等来公司告退的“砖头”捷报,就突然接到了令人防不胜防的讣告。

  壹

  不要把自助变成补刀

  某小型建陶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小明(化名),在暗自担心复出晚了不能再就业的时候,可能是担心从公司人事部收到微信语音的()文字更容易留下证据。

  这里省略一张截图

  这个语音的意思是,受疫情影响,2019年品牌化经营不畅,公司在市场部支出方面可能难以为继,你对小明有什么好想法和建议吗?

  虽然内容委婉,但隔着手机屏幕弥漫着劝小明辞职的气氛。 他对公司的情况很了解,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公司协商赔偿问题。 经双方协商,公司承诺补偿小明一个月的工资,条件是他主动辞职,接受公司半年后发给2020年1月工资和补偿工资的做法。

  一个人的处境可能很难说明问题。 为此,笔者通过微信采访了其他几位在中小建筑陶企业工作的员工。 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受访者们所处的状况并不乐观。 有人已经在网上或网上重新启动了,但对于能否领到足够的网上办公室工资,我并不放心。 一是因为公司没有明确的说法。 二是害怕公司难以生存。 一些还没有重启,但政府开始担心公司还没重启就先破产,呼吁企业不要裁员,但也有人认为公司不会响应政府的呼吁报希望。

  在面临危机时,通过降薪裁员来降低成本是许多企业首先考虑和实施的方法。 在新冠灾祸,由于行业寒冷已经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和经销商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想要通过削减工资来生存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普通员工依靠工资养活家人。 企业必须生存下来,他们也必须生活。 如果被公司裁员,他们肯定会另找工作,换企业,或者换行业,或者被公司降薪,他们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事实,真心诚意地和企业一起度过难关。 此外,也有可能隐藏感情,骑着驴找马。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和经销商不得轻易尝试裁员,以降低工资降本增效,减轻资金压力。 将有意的自救变成不可控制的补刀。 这不仅是因为团队人心不稳,容易流失人才,不利于自救,而且会加速破产。

  贰

  工作人员是最宝贵的财产

  2019年5月,华为CEO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表示:“都失去了。 不能失去的是《人》,强调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自信很重要,过去、现在、未来是”。 他认为,即使面临诸多困境,华为也不会死。 因为人才是华为最硬的底线。

  我相信很多人和笔者一样非常赞同任正非的意见。

  值得庆幸的是,负责任、勇于担当的施工企业在新冠灾祸下层出不穷,一方面积极捐资支持疫区,一方面认真践行重视人才、关爱员工的正确理念。

  2月9日,东鹏董事长何新明致信全体“东鹏一家”,称“员工是东鹏最宝贵的财产”,“在困难时刻,公司会成为大家最坚强的后盾,承诺不会因抗疫裁员和降薪”。 2月12日,唯美董事长黄建平致函全体员工和经销商,宏宇、欧文莱承诺通过裁员保障员工在抗疫期间的生活,将员工关怀行为延伸到终端,承担经销商团队相当大的一部分员工工资; 还有蒙娜丽莎、新明珠、金意陶、顺成、金亚洲、大角鹿等陶器厂家。 此外,要么多次推迟开工日期,让员工安心回家抗疫,要么就不用担心岗位、薪酬等现实问题,要么严格按照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复工,包括人员排查、员工口罩等

  不可否认,在新冠灾祸下,一些施工企业不降薪面临致命困难,但如何裁员、如何降薪,必须审慎把握尺度。 否则,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全盘皆输。 尤其是降薪,关键是是否把员工当成最宝贵的财产,能否得到员工的信任。 是否把员工作为最宝贵的财产来看,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在企业平时一点一点地体现在经营管理中,而能否取得员工的信任,取决于企业在诚信、公正等方面能做到什么程度。 比如,渡过难关后,企业能给降薪员工带来什么,降薪不仅是普通员工,而是人人包括领导层等等。

  一句话,就是企业如何对待员工,员工如何回报企业。 在新冠灾祸中稳定人心和队伍,降薪比裁员更重要。 不要责备员工自私、不忠、不诚实,如鼠目寸光,结构狭窄。 想想企业平时是怎么对待员工的,感情账户是否已经透支了。

  面对行业寒冬和疫情危机,面临诸多困难施工企业和经销商不能只盯着员工有的工资看,而应该多管齐下寻找解决之道。

  例如,建陶企业和经销商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各种扶持政策,加盟的有品牌实力的经销商可以向厂家寻求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也可以向卖场和房东寻求资金减免等援助。

  总之,裁员不是企业应对危机的唯一方法,也不是度过难关的最佳措施。 只有把眼光放远、把格局放大、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依靠人才、善待人才,企业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动力。

  这是部分优秀建陶企业和经销商在疫情形势下持续招聘人才的重要原因。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