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行业发展将出现新的机遇和趋势,多主题产业规划提振市场情绪,叠加“双循环”推动消费升级,新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因为在出口拉动、促进国内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质量消费逐渐升级的建材行业,房地产竣工高峰已经到来,建材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
除了大环境好的因素外,在后冠状病毒时代建材市场还有什么趋势呢?
市场释放全球变暖信息
2020年的疫情打乱了无数建材企业的步伐,未来计划搁置,市场规模被压缩。 在巨大的压力下,建材行业的洗牌加速了。 然而,根据采建收集的行业数据,市场开始回暖。
早期再生产的陶瓷行业为我们提供了市场回暖的重要信息。 陶瓷行业作为建材中采购量较大的一个类别,涉及建筑外立面、精装等诸多需求,从陶瓷的生产数据可以窥见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需求量。
此次数据采集范围主要包括全国主要建陶产区“三山一海夹两江”——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上海、四川夹江、福建晋江等产区。 采建对东鹏、蒙娜丽莎、冠珠、欧雅、诺贝尔、马可波罗、欧神诺、宏宇、金牌陶瓷、道格拉斯、简一等11家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数据采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21年整体开窑情况与2020年及之前相比金牌陶瓷品牌于2月18日开窑,截至发布,东鹏、蒙娜丽莎等品牌全部开窑,窑数381座。
由于瓷砖企业窑炉运营费用较高,日产量为1万,日运营成本约为47万至60万,因此出窑时间和出窑量对年产能有指导数据意义。
瓷砖头部企业春节后火力全开,节后快速复产,停窑时间为3年来最短,比2020年平均提前14.5天复窑,一季度开窑数增长12.36%,暂时无供应压力。
产量数据显示,各部门年总产量保持增长,销售重点由零售转向工程,2020年三家公司工程销售量将超过50%,2021年工程销售量将持续增长。
除了早期开窑、开窑数量增加等利好因素外,春节前部分陶企出现扩建、收购等利好因素,瓷砖行业也有望迎来2021年的房地产信号。
工程的采购份额在扩大
2021年,建材行业也将因上下游需求新变化面临新挑战。 其中,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由于持续项目的持续投资和“两新一重”,增长有望企稳。 房地产方面,受“三道红线”政策影响,开工、投资或承压,竣工端在多年“新工-竣工缺口”的积累下,预计仍有韧性。
2021年饰面渗透率仍有上升空间,具备施工渠道优势的后端建材(瓷砖、防水涂料、建筑涂料)龙头将继续受益。 瓷砖、卫浴、板材、石膏板、橱柜、智能家居等都有望从中受益。
通过对203家供应商产品销售额的分析比较,通过零售与工程方销售数据的比较,发现工程方销售额以15%-18%的增速发展,呈现出成熟的发展趋势; 零售店方面的销售额也有很大的增长,预计2020年和2019年将增长8%,2021年将增长19%。 由于采购公司开发建设的收尾占有率不断提高,工程采购份额不断扩大,工程市场也在稳步发展。
以瓷砖头部品牌蒙娜丽莎为例,2020年产品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其中零售和工程分别为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持平,为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到2021年年产量初步增长中,工程方面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5.83%,零售方面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4.6%,工程方面的增长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
在过去三年的发展中,采办交易额所占比例也呈现出工程方销售额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B2B采购需求的增加,工程方需求将不断扩大。
2020年采建成交额创下新高。 这既是对行业平台的认可,也是不断分析预测的探索结果。 2021年,平台将充分利用各类、行业、企业的大数据,打通信息壁垒,从更高、更宽的视角为合作伙伴提供行业预测,及时规避风险。